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騎乘技巧]Late Apex - 尋找Apex點

圖片
問:Apex點是什麼 A:G點有聽過 Apex點沒聽過 B:A博士? 那能吃嗎? C:....(滑手機)  在定義上Apex點是彎中取線最靠近路沿的一點 在彎道取線上重要性不亞於煞車點 入彎點跟出彎點 但是重要性跟被提起的程度卻遠遠的被低估 至少我很久沒聽過這個詞出現過了 在運動騎乘時 大家最常提起的就是外內外的說法 也就是用盡可能最大曲率的過彎路線來加快過彎的速度 我自己畫了張圖表示意一下 綠色的點是Turn-in point 也就是轉彎點 紅色點是Apex 就是彎頂點 也就是最接近彎道內側的一點 Late Apex是什麼 大多數人所說的外內外 看起來像是A這樣 在彎道前就準備進彎 以類似定圓的方法從外側-內側-到外側 一般說來很有效率 可以很順暢的過彎 在很多例子裡 不少人的取線是像B這樣 遠遠看到彎道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往內側移動 APEX點幾乎就在彎道起點附近  運氣好的就沿著彎道內側一路彎過去 如果進彎速度太快可能變成像虛線這樣 在彎中要想辦法減速變換路線 甚至吃對向或貼山壁 今天要分享的Late Apex 取線就是像C圖這樣 直線時一直保持在最外側 進彎點放在彎道起點 快速頃倒後從外側向內 往在彎道後方算來1/3處大弧線切入 碰到Apex立刻加速出彎的方法 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A路線-因為摩托車在行進時 是用加減速的驅動力來進行減速入彎跟加速出彎 A的取線方式就代表了在入彎之後必須用定速進行迴轉 而為了做出速度必須要一開始就壓得很低而維持一樣的姿勢過整個彎道 遇到盲彎或路面狀況會相當危險 不過高速彎道沒有所謂晚煞車的問題通常還是要這麼過 B路線-不用說了 初學者或彎道新手最常犯的錯誤 有時會造成嚴重後果 C路線-而在C的取線來說 Turn-in點晚代表可以相對的更晚煞車 從外側切進內側時也可以有更多的視野 而由於Late apex跟彎道終點已經相差不遠 所以可以更早的把油門打開 用更快的速度出彎 怎麼做呢 1.入彎前先預想並設定你的Late Apex 這時要抑制自己想往內側靠近的習慣 2.在彎道入口開始頃倒 並且 視線 看著約在彎道2/3處的Apex point 你就會很自然的從外往內切過去 3.在通過APEX的同時你應該就會看到彎道出口 這時就可以 視線 朝著彎道出口用力加速了 不過要注意這種

終於找到了 DIABLO ROSSO III

圖片
從什麼時候開始 買一台公升街車並不是要通勤 而是在山道上奔馳拼搏 燃燒熱血呢 Z1000? Street Fighter? 應該還是要回到1993年 Ducati Monster開始說起 在當年 750的等級有SBK賽事做為支撐 可以改裝為賽車使用 但是在當時除了仿賽之外 機車還被賦予了極高的通勤 旅遊 多功能改裝的功能 所以公升級最常見的就是休旅化跟大型化 比如CB1300 ZRX1200 油冷怪等等 動輒250KG的重量 要騎這樣的車在山道拼博 不如去健身房練練舉重就好了 但是Monster的出現昭告世人 街車也可以做到有完整的仿賽性能 超規格的高檔配備 並且有不差的一般性機能 可以讓你平日通勤 假日殺彎比賽 在那之後就真正的出現了Street Fighter這個級別的車輛 前言那麼多 可以介紹輪胎了吧 2016年上市的 PIRELLI DIABLO ROSSO III 是以前一代ROSSO II為基礎 將胎型與行路風格更加賽道化 以因應目前大排量街車一律是以高運動性 高扭力輸出 山道運動騎乘的性格 又保留了高比例的胎紋因應雨天 通勤與一般市區騎乘的安全需求 等於是ROSSO CORSA與ROSSO II做了整合 從此不需要在在裝競賽胎跟街胎中猶疑不定 會非常適合假日車手與一半通勤一半運動的新一代街車 出來以後試看看吧

[追風奮鬥記] 大度路時代的入門改裝指南

圖片
最近整理檔案翻出這個 許久以前下載來的 大度路時代的改裝指南 推估應該是RZR都還沒出的年代(機油一瓶15元:D) 裡面的各種改裝法倒是很本格派的二行程改裝法 例如增加壓縮比 加大進氣 降低排氣點等等 雖然沒有用到後來DIO時代的各種變態改法 在小資當道 低度改裝可以得到高回報的情況下也可以試試看 畢竟只要拆下氣缸而以 總比拉行程 搪到多大 改多大的化油器等等來的超值多了 看看吧

[二輪知識]重機胎壓的迷思

圖片
有很多人有疑問 為什麼現在的重機高階胎會提供另外一組建議胎壓給賽道騎乘比賽使用 而一般道路請用原廠設定 胎種胎壓的問題要從一般公道行駛和跑場地來做區分 兩種不管路面和騎乘型態都會相當不同 一般道路行駛時 路面會有各種狀況 高低差路面坑洞 偶而還有限速器的問題 所以胎壓要飽以防輪框碰撞受損 輪胎紋路也要多以防下雨或砂石造成打滑 胎壓不灌飽一點很容易就異常磨損變成鋸齒狀 跑場地時現在的車子頃角都越做越大 早就超過了二輪車輛抓地力的極限 現在的GP SBK車手幾乎是用動力滑胎的概念在騎比賽車 從以前的單一材質做到現在的複合胎還不夠 還要降低前後輪的胎壓去增加輪胎的接地面積不然會直接滑出跑道  既然場地賽只需要做出最快單圈 不用擔心惡劣路況跟騎久翻胎的問題 現在就流行只打能夠維持操控性之下的最低胎壓以取得最大的抓地力 自然胎面形狀 胎紋跟胎體強度都針對比賽的需求做過最佳化 這些設定都是反覆拿市售SBK測試過的 如果你是裝這條胎跑比賽可以閉著眼睛照那個數字打 但是只要你用的是休旅胎或沒有指定可以打低胎壓的就不能自行降低胎壓 也不適合打低胎壓在公道上行走 其實經過長久的演化 現在的二輪重機為了要維持運動性 大抵上會用到最大的車胎就是前120 後180/190的17吋胎 沒辦法像四輪一樣可以把車輪無限加大加寬來提升抓地力 所以一家輪胎廠的同尺寸輪胎從低階胎到高階胎 不含光頭胎就有七八種選擇 而且所有的胎都要可以讓你在賽道上磨膝 近十年來每家廠商都在瘋狂改版就是為了微調參數去解決各種問題 所以真的是很難搞  而真正挑選適合的輪胎可能要從幾個面向來說 1通勤為主 還是假日運動騎乘 甚至是而跑賽道專用 2是不是經常長途旅遊 從快速道到山間小路都會跑 還是只是跑假日早餐杯 3騎乘的習慣是不是一旦遇彎就殺 跑個盡興 還是順順騎看風景 我會建議一定要用你所需要最大的抓地力來挑選輪胎 比如說就算你有九成機會都是通勤 只要你有一成的時間會跑山磨膝 那你至少要用5% Track等級的入門運動胎 比如Pilot Power, Rosso II等等 而不要用到休旅胎的等級 當然如果你是殺個難分難解的蕭胚族 你就算去海邊吹風也儘量要用到50%/50%的跑胎了  畢竟為了省錢拼里程 但是偶而技癢想胚一下時輪胎跟不上 撇了出

[騎乘技巧]二輪車的煞車技巧(上)

圖片
說到煞車技巧之前 先聊聊煞車在摩托車行駛上有什麼作用好了 煞車當然顧名思義就是加諸在車輪上 讓車停下來的力量 但是除了前後輪上有裝煞車 引擎裡也有一個煞車 只要收油的時候就會起作用讓車子減速 而引擎煞車在山道行駛的重要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二輪車輛在直線運行的時候需要推力讓車子不斷往前 但是在轉彎時可以注意一下 我們逆操舵開始傾倒的時候 車輛是呈現收油減速狀態 因為二輪車輛正在進行頃倒迴旋的時候 減速會讓迴旋的半徑變小 加速會讓迴旋半徑變大 所以在彎中 油門所操控的加速與減速 正是我們能夠順利過彎 或者做路徑上調整的主要方法 所以在山道上你所需要進行的煞車操作 除了在進彎前 運用煞車或檔煞充分的進行減速以順利入彎 進彎傾倒之後你的加減速都是由油門和煞車的牽引力來控制的 進階的煞車技巧甚至要求在直線上進行重煞減速後 煞車不能馬上放開 要帶著一點煞車輔助入彎減速以加快傾倒速度 當然 就像很多人常常講的 在山道上進行運動騎乘因為常常需要重度煞車 以及跑車仿賽重心都已經相當程度的往前輪移動 所以現代的跑車通常有一個幾乎沒有作用的後煞車 但是就算這樣 重煞時也已經會造成彈跳 而且在彎道中如果後輪側滑踩後煞幾乎都是Highside收場  我是建議盡可能要養成在良好路面跑山少用後煞的習慣 至於什麼時候要多用後煞 就下次再說好了

送給機車愛好者的禮物精選

圖片
佳節將至 很多人都有挑選禮物的困擾 而送機車族的禮物更讓人迷惑了 到底機車族想要收到的禮物是什麼 我們把這個主題分眾分交情來探討看看 ◎女送男 曖昧中 - 復古皮手套 就送個帥氣的機車復古皮手套 搭配帥帥的皮衣 狀態顯示為將來可以一起出遊 ◎女送男 想終結曖昧 - 酷炫滑衣 那就送滑衣吧 順便叫他試穿看看 那麼今晚不用出門就可以騎到車子^//////^ ◎女送男 沒興趣 - 後座包 送個後座包 順便嘲笑他兩句"反正你也用不著" "後座那麼大剛好可以放個包包"之類的 ◎男送男 你開玩笑嗎 ◎送給長官 - 精緻原廠精品 精緻的品牌鑰匙圈 或品牌棒球帽等等 人上了年紀最假掰 你的錢多不過他 虛榮心也是 可是如果是騎兩陽就別送了 不要說我沒提醒你 ◎送給晚輩 - 送禮卷或折現吧 如果不想送車 就送禮卷吧 沒錢出門還能拿去加個油 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莫忘初衷 2016 Suzuki SV650A

圖片
SV650回來了 去除掉SFV為賦新詞的塗塗抹抹 SV650A用最精簡的車架 油箱 座椅 輪胎 加上圓形大燈 回歸最原始的初衷  等一下 這台車好像在哪看過  以上是Ducati Monster 800 以上是新的SV650A 兩台車是不是很像 真正的從骨子裡像出來 尤其是在W型編織鋼管車架的老獸紛紛停產後 這台的出現似乎是在宣告說義大利你自己不要的東西 在我這可保留的好好的 尤其還增加了"輕鬆啟動裝置" 以及 "低轉小幫手" 把老獸難發易熄火的問題一次解決 一整個原汁原味(?)的義大利經典就在我這的概念 而且再也不會綠燈熄火 或把啟動馬達燒壞 當然各種義式浪漫神話也就此拋諸腦後 就算貼上DUCATI的LOGO 也完全沒有任何違和感 總之SUZUKI從TL1000S以來似乎相當著迷編織車架與V型雙缸的配置 而在16年後終於驗明正身 S牌就是愛這味 要看消費者愛不愛了

GGR韌體昇級TCS循跡控制的可能性?

圖片
目前看來GGR的強大動力 與標配複合胎的節能導向可能發生後輪打滑的問題 雖然換胎可能解決類似問題卻會喪失結能的功能 目前各國機車廠紛紛下放TCS系統到市售車中 如果GGR可以用韌體昇級的方式在打滑發生時介入抑制動力才可能解決相關問題 不過不知道他們的ECU有沒有這種功能就是了

[騎乘技巧]根本健-道路騎乘操駕秘技

圖片
在1980到90年代 日本在二輪技術與賽事上有著飛越性的突破CBR VFR GSX-R NSR等多數一代名機都在當時產生 而公道上也有許許多多騎著先進仿賽的年輕人在山道上奔馳 在當時暴走族還沒有退燒 日本警方又沒有開始對山道做防飆對策時 日本就產生了將仿賽與賽道技巧運用在公道上 針對山路彎道上進行運動騎乘的理論與技術 因為內容包含許多的核心二輪設計概念 加上後來日本騎車的越來越少 所以現在日本人只針對一些細微末節做一些雜誌花絮般的小貼士 而沒有整套的論述 最近剛好看到有好心大大把1990年的道路騎乘技巧錄影帶轉檔放上來(我那時才18歲T.T 大度路還在飆車的時代) 內容比彎到聖經更詳盡 而且包含許多山道實戰技術 目前雜誌上看到的OOXX大秘技都是從這裡面出來的 來看看吧 不要被迪爵新上市的廣告嚇到就是了